562.人生向暖(71)二更_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
笔趣阁 >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> 562.人生向暖(71)二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562.人生向暖(71)二更

  人生向暖(71)

  桐桐看着康妮叫家里寄过来的报纸,狠狠的松了一口气:赶上了。

  这两年康妮总叫家里给寄报纸,直到现在,桐桐拿到了四月份的来自南方的报纸,报纸上有一篇大篇幅的报道,是关于‘地下作坊潲水提炼花生油’的。

  而能被报道出来,就说明市场上已经出现这个东西了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这项成果必然能极好的推广。

  四爷将报纸也递上去,学校出面联系了官方的新闻媒体,做大篇幅的报道。

  田易阳处理办公室的杂事,她并没有看报纸的习惯。

  这天一早起来,她跟往常一样,来了先擦桌子,再去接热水,把茶都泡上了,同事陆陆续续的也到了,该开始一天的工作了。

  主任一手报纸一手保温杯的从办公室门口过,一边走一边翻开报纸,都已经走过去了,又退了两步:“小田——小田——这是桐桐吗?”

  啊?

  田易阳起身往出走,扫了报纸一眼:报纸上有一张黑白照片,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姑娘,她手里拿着个烧杯,眼睛盯着烧杯,像是在观察烧杯里的东西一样。

  这是一张侧面照,但肯定是自家姑娘。

  “是!是桐桐……”这是干啥呢?田易阳看报道的标题:变废为宝——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。

  一目十行的看文章,里面出现的名字确实是林雨桐。

  主任将报纸展开,图片更多了。有一张是小晔,站在一台大机器跟前,像是在讲解什么。

  另外还有一张合照,合照上有七个人,七个人站在实验室里,正面对着镜头,看的非常清楚,就是桐桐和小晔。

  “这是你姑娘跟金家那一小子吧?”

  “是!这两年回来了几次呀?匆匆回来,连夜的就回学校了。我就说这忙什么呢,感情是弄这个呢!”

  “这可了不得的!这一天天的得有多少厨房垃圾,垃圾一回收处理,这出来的可都是老值钱了……小田呀,你这好日子在后头呢。”

  田易阳只笑,从兜里摸手机:“我给打个电话问问……”

  手机是去年生日,自家闺女给买的,这玩意她轻易也不用,电话费挺贵的,光是学着发短信,她就学的挺吃力的。

  电话打过去,响了四五声才接起来。

  “妈——”桐桐叫了一声,低声道,“回头有空了我给你打过去,这会子我还忙着呢。”

  “忙啥呢?”

  “一个电视台采访……不说了,先挂了。”

  田易阳看着手机,然后一脸的笑意,嘴上却说着抱怨的话:“……瞧!就是这样,忙!忙!总说忙。忙啥呢我也不知道,说了我也不懂……”

  “那都是科学,咱能懂吗?”

  田易阳嘴上应着,又指着报纸,“这是啥报呀?”

  “RM日报!”说着翻下一份:“瞧,省报也有,篇幅更大……”主任特别善解人意,“给你半天假,在报刊亭看看,都有哪些报纸报道了,这得存起来的。”

  田易阳应着,转身就往出走。

  听见的同事这个恭喜,那个恭喜的,田易阳只觉得脚下都打飘了。

  “田姐好命呀!”

  “人家的孩子是孩子,咱家的孩子也是孩子……我家那个昨儿还跟我怄气呢……”多气人呀!越比越气人。

  田易阳一出来就给林守道打电话说这个事:“……你去买报纸看!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
  林守道叫侄儿,“拿十块钱,把外面所有的报纸都各买一份。”啥报道呀,看给兴奋的。林雨耕去买的,自然就先看到的,他当即一拍报纸:“嘿!”

  一路跑着回来:“叔,真是咱桐桐。”

  是吗?

  林守道拿过来看,看了照片再看文字,店里的人都凑过来瞧。

  知道这是干啥的了,林守道把钱包递给林雨耕:“多买些报纸!这个得存着……”买些来多送一些人,大家都看看。

  还得找个装裱店,把这些都给装裱起来。

  他给闺女打电话,电话没人接听。

  午饭的时间给打过去,那边接起来也是匆匆忙忙的,“爸——”

  “嗳!姑娘,啥时候回来呀?”

  “忙完这一阵吧,最多七月放暑假我就清闲了。”

  “这不是都成功了吗?”

  桐桐换个手拿着电话,“……您听听就行,别对外说。”

  林守道朝墙角走了几步,避开其他人,只‘嗯’了一声。

  桐桐看着聚在一起开会的几个人,这才道:“……得把这个东西变现,得长久的从中获利,还有很多事要办。成果是与学校共享的,您明白吗?这里面牵扯到专利,牵扯到专利的使用,牵扯到利润分红……事挺多的!还得忙期末考试……所以,等考完试我回家再细说,成吗?”

  这么一说就懂了:“成!那你忙。”

  忙的见不到人,然后在电视上看到了。

  报纸换着角度的持续报道完,就出现了新闻上,甚至出现在了国家新闻上。

  金思明给店里买了台彩电,放的挺高的,店内店外的人都能看见。

  晚上七点,天慢慢热了,也不需要塑料棚了,都是露天的吃饭,人来人往的,电视一直开着。

  听着新闻上说哪个学校的学生什么项目,他就赶紧喊:“爸——妈——新闻——”

  金子光和李翠停下来,走到电视机旁边抬起头看。

  新闻上出现了自家老一,白T恤上印着学校的名字,穿着牛仔裤,戴着一副金丝眼镜。

  李翠嘀咕了一声:“这咋视力还不好了呢?”

  金子光‘嘘’了一声,别说话,听听老一说了个啥。

  结果还没细听呢,镜头一换,出现的是林家那姑娘。穿的跟老一一样,将这个东西的技术难度在哪里,怎么克服的,也就是几句话的工夫,又换了一个穿的一样的小伙子,但看起来年纪大了一些。

  七个人都亮个相,然后成了别的新闻了。

  李翠不满意:“咋这么短?”

  金子光白了她一眼:这种新闻给你个镜头都很了不起了,还说了几句话呢,这还短?

  他问金思明:“今晚上还重播不?”

  “今晚十一点重播一起,明早七点重播一次……”

  那就等今晚再看一次。

  金子明给店门口拉横幅,还专门把报纸装裱起来挂在墙上:“……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!”整天在店里不厌其烦的跟大家讲这个事。

  然后还开始打折,小蛋糕买三斤送半斤,要是晚上去吃饭,有时还会免费赠送。

  李翠:“……”天慢慢热了,这烤出来的当天卖不完第一天就不好吃了,也不太好卖了,所以送客人拉顾客呢。

  认识的人都打趣呢,说他们两口子:“你们家老一那么大的出息了,你们还这么辛苦干啥?”

  “还上学着呢,以后咋样谁也不知道……”

  这种宣传的热度极高,做成各种纪录片播放,光是配合宣传,就忙了一周什么也没干成。

  紧跟着的就是签各种的合同。

  这个东西做起来很大,按照调研数据,一个中等城市所产生的厨房垃圾被一次处理之后,每年的利润上亿。

  哪怕合作企业抽走一半,学校分走一半的一半,剩下的一半七个人去分,这依旧是一个极其大的数字。

  而四爷呢,将剩下的一半分成八分,七个人一人占一份之外,帮助过他们的老师都能从中分一部分,哪怕分到个人手里是极少的份额,但获利所得的报酬一定比本分工资高。

  企业并不是周鹏,这个项目太大,他吃不下。

  这非得有背景的企业不成!

  七个人就是一场临时的合作,两年下来,革命感情是真有。

  但项目完成,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。

  聚在一起,要了一个包间。

  酒喝了两杯,杜鸣就转着杯子,“保研肯定可以,但我要读研……得边工作边读。大四开始实习,我……应该会回京城。”

  话说完,大家都一静。

  桐桐先跟她碰了一个,“明白。”本来也是志不在此。

  杜鸣就看张一男:“老大,你一十五了,本科读出来就都一十六了。如果再读研,就奔三了。我给你的建议是,要么,走导员的老路。一边读研,一边做导员。研究生读完,再读博,然后留校;要么,就趁着这个机会,争取分配工作上能有更大的选择权。”

  张一男苦笑,“留校……我又没有科研能力。大单位关系背景复杂……我其实想在区里的基层单位靠一靠。”

  杜鸣摇头:“不行!基层没你想的那么容易。你想着你有学历,可能提拔的机会多,是吧?”

  不是吗?

  杜鸣摇头,“你要是那么想的话……那就不如留校,做行政岗。”

  啊?

  “在学校你人事关系还是有一些的!”比起你自己选的路,“我觉得你还是留校走行政岗位比较合适。”

  桐桐给张一男把酒添上:“我赞成杜鸣的建议。”对张一男而言,这条路无疑是最适合的。

  史辉朝杜鸣那边靠了靠:“妹儿,给哥一个建议,哥研一了,接下来咋办呢?我跟宋杰和吴兵可不同,他俩是搞科研的料子,他们的专业也有可搞的!我一学养殖的……我的路在哪呀?开一饲料厂,卖饲料去?”

  说的一桌子的人都笑。

  杜鸣白眼翻他:“这事你问我?我哪知道呀?要不你去畜牧局一类的地方……”

  “可拉倒吧,我受不了这个约束。”

  “那你就留校呗!这资历,以你的专业水准,再过一十年,你也是史教授了。”

  四爷跟宋杰和吴兵碰了一下,多余的就不说了。这俩都进了导师的科研组,要是没有差错的话,他们研究生毕业,肯定去某个基地或是研究所工作了,能源和机械是两个在军工上颇为重要的专业。

  史辉用酒杯敲敲桌子,“都碰一个!今儿散伙,人分南北心不离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9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9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